top of page

《沙途》二三事

 

II

 

飛天,佛教中天帝司樂之神,為敦煌壁畫故事中最重要的角色,在莫高窟的492個洞窟中,幾乎皆畫有飛天。他們不分性別,不分職能,形象眾多,以歌舞伎樂長伴佛陀,充分表現了極樂世界對供養諸佛的重視及敬意。

 

而飛天形象多變,最早形象更可回溯自古印度文化。史敏教授,國家一級演員及敦煌舞蹈文化專家對此課題一直深入研究,以下擇自北京晨報的訪問中,她正正深入淺地出介紹了飛天形象的演變,詳情可參見以下網頁:

 

http://yule.sohu.com/20131111/n389917486.shtml

 

"史教授說,佛教通過西方的擴張從印度到中國,一路向東沿絲綢之路的第一站是龜茲,龜茲中的岩畫模式字符是遠遠早於高莫高窟洞窟。他筆下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畫面圖像羅馬外來文化,主要是印度人。敦煌,北梁,壁畫還是比較貼近北魏圖像克孜爾壁畫 - 現實主義,對外形象。

 

"我曾經在印度考察過印度佛教的飛天形象,非常寫實,就是非常真實豐滿的美女,背後長著翅膀。但是,飛天到了中原就慢慢變得沒有翅膀了。敦煌早期壁畫上的飛天形像還是裸上身、赤腳,有飄帶但沒有飛舞的飄動感。到了隋代,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已經不再受澡井限制,首先是澡井中不是一個而是有了很多個飛天,其次是飛天的形象變得清瘦了,有了瓜子臉、髮髻、頭飾、瓔珞這些中國本土的形象和符號,而飄帶也已經飛起來。我認為,這是佛教文化東漸的過程中,一步步入鄉隨俗,融入中原文化,最終徹底成為中原本土文化最鮮明的實證。"史教授認為,"飛天的形象,演變成了中國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,更加寫意了。

 

盛唐的飛天壁畫堪稱是敦煌壁畫的巔峰之作,在描繪飛天的形像中,對飛天衣裙細膩而充滿動勢的描繪,極具想像力和創造力。我們在這個時期的飛天壁畫中,能夠充分感受到畫家借助一個美好的形象,把美好理念寓意其中。敦煌壁畫到了元代以後,就不再那麼有創造性,也不再那么生動、傳神,我們看到的就是對前人的修修補補或是劣質拷貝。我想,這是一個時代經濟衰落的結果。所以,從敦煌壁畫的風格流變,不僅可以看到佛教藝術的興衰,還體現著中國社會的興衰。"

 

2013年11月11日12:15

来源:北京晨报 作者:李澄

bottom of page